疫情之下,这个家政企业逆势增长
发布时间:2020-05-27 点击量:

(文/重庆市人社局记者 苏强)
新冠肺炎疫情让家政服务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大多数家政企业订单断崖式下跌。然而,在重庆市渝中区的一个家政公司,复工以来却天天爆单,业务量比疫情前增加了近30%,并且还在稳定增长。
他们为何不受疫情影响,难道能够预知疫情,到底有何绝招?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位于渝中区日月光广场的大田小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田小家”)探寻这家企业逆势增长的“秘密”。
客户是未卜先知的关键
“忙惨了忙惨了。”记者刚一坐下,总经理陈娅就叫苦不迭,“哪能未卜先知,是因为我们眼中始终装着客户、用心服务客户,因此才能未雨绸缪。”
大田小家是一家面向全市各大型社区提供家庭保洁、钟点服务、计时保姆、清洗整理等家政服务的专业家政服务机构。从公司创立开始,“客户无小事,健康无小事”的理念就深深印在每一个大田小家人心中。
“我们的家政服务员平时就有佩戴口罩的习惯,特别是‘家庭私厨’的阿姨在日常工作中是必须要佩戴口罩服务的,因此客户比较放心。”总经理陈娅介绍说。家政服务需要入户,人员接触频繁,为客户和家政服务员健康考虑,该公司要求家政服务员在日常工作中随身携带医用消毒湿巾和口罩,以便为有消毒要求的顾客提供便利,同时也时常消毒自己的双手或者为发生意外导致的伤口进行及时消毒,必要时还要佩戴口罩。
“1月22日(腊月28日)公司放假。看到武汉发生疫情,我们就开始储备口罩。”陈娅坦言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只是考虑疫情的影响,戴着口罩服务会让客户更安心。”
随着疫情的发展,储备的口罩和常备医用消毒用品派上了大用场,紧要时刻大田小家甚至为渝中区卫健委和一些街道无偿援助了40件合计近25000片医用消毒湿巾。复工后,立即在日常的清扫流程中增加了“一前一后”两个消毒流程:
即清扫前,服务员做好双手和所有工具的浸泡消毒;清扫结束后,用医用消毒巾针对门把手、冰箱门、开关、微波炉、电饭煲等手常触及的地方消毒。
“疫情让人们意识到了杀毒消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陈娅补充道,“别小看这两个环节,公司因此成本剧增,单个家庭增加3元的成本,公司一年大概20万单,算下来一年基本成本增加60万元。”保洁服务的升级,让大田小家更加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好感。
“要说这次功劳最大的,还是我们的线上平台”。陈娅指出,为了克服传统家政服务模式弊端,提升顾客体验感和提高管理效率,2016年,大田小家就开始尝试“家政+互联网”模式。
一方面,建设微信公众号,方便客户线上预约、线上下单、在线档期选择、线上评价等,同时增加了家庭私厨、衣橱整理、木地板养护、皮沙发养护等服务项目,并且通过在线展示,顾客可以在网上清晰了解服务人员的年龄、星级、服务区域、专业技能以及档期等。另一方面,积极推动ERP系统用于订单管理、粉丝管理、阿姨管理,自动匹配订单,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改善企业业务流程,将订单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提升企业效率和阿姨福利。
网上预约、掌上下单、档期在线选择、特约阿姨、积分兑换福利、全程零现金交易……完美!疫情期间大田小家所有业务通过线上完成。
“为什么客户会选择我们、相信我们?因为我们是大田小家。”这次疫情让陈娅真正意识到品牌的力量。
与其它家政公司不同的是,大田小家70%以上的客户都是回头客或者通过熟人介绍的。针对家政行业人员不稳定、管理不规范、标准不统一、价格不透明等诸多问题,“把品牌做出来,把客户留下来”成为大田小家的立足之本。
每年春节前,各类家政服务业务暴涨,各家企业都想挣一笔“短平快”的钱,价格随之增长近30%。比如,去年节前1 180元的套餐,春节都上涨到1 580元。但大田小家却降价拼团,三人成团,拼团价1 080元,比平日价格还低10%。“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大田小家的宗旨就是越忙越是要照顾好老顾客,让老顾客享受到高品质服务和优先预约权,这次活动以老带新,让大田小家在春节前就收获了1 000多个家庭的年卡服务。
一边是高收费的“游击队”,一边是合理收费的“正规军”,在疫情当前的特殊时刻,如何选择?高下立判。
陈娅的底气更来自于,大田小家是重庆市少数实行员工制管理的家政公司。她们坚持采取自愿选择原则,为有意愿员工完善城镇职工社保或农村养老保险,稳定了一支300人的员工队伍。
有了良好的薪资和福利,有了信赖、有了文化、有了情怀。
每年10月,大田小家会举办公司周年庆、职工文化节、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并投入数十万元大田基金,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员工,春节还开展优秀团队和优秀员工的表彰大会等。
这次疫情期间,各家政公司家政服务员纷纷跳槽、转型,大田小家的服务员却保持稳定,复工复产后,除了部分因在家照看孩子上网课的员工,全部到岗到位。
每年夏天,大田小家都会组织几十辆大巴车,带着员工和孩子们到市里的博物馆、科技馆、洪崖洞、大礼堂等地方参观,开展一年一度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陈娅介绍说:“这种暖心的活动既增强了员工的归宿感、价值感,也让社会看到大田小家践行企业责任、展现企业关怀的担当。”
从2004年开业至今,大田小家在重庆全市布局30多个线下门店,持证上岗家政服务员达310名,每年服务近20万户次,累计解决农民工就业11 000余人次。
“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取得胜利。”陈娅特别强调说。这次疫情,大田小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春节放假期间就要求员工不赶集、不串门、不走亲访友,安排每个店长跟踪30位员工的外出、体温情况,有无接触重点疫情区人群等,做好登记,定期在公众号进行公布,让顾客了解我们每一位阿姨的健康情况。
“复工第一天,我们的主要培训就是要求员工不成为重庆的‘0+1’。”陈娅表示,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向好,员工们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守护好这得之不易的局面。
“我们遵守规定,党和政府也没有忘了我们。”陈娅动情地说,“疫情期间,人社、商委、民政、妇联等部门都打电话来询问复工复产的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3月3日以来,重庆市陆续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贷款贴息、减免税收、降免社保、加大补贴、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40条政策“干货”,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复工复产注入了一剂又一剂“强心针”。
“太好了,太及时了,真是雪中送炭!”陈娅对市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赞不绝口,“还得靠政府,仅社保这一项,我们公司就可以节省经费10多万元。”
“其实政府很多事情都是想在我们前面的。”陈娅继续介绍说,“当我们还在纠结疫情期间该如何组织员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充电时,重庆市人社局就印发了《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支持我们开展线上培训,还照样发放补贴。”据悉,大田小家正准备陆续组织员工参加线上培训,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复工以后,由于业务量暴增,人手不够,大田小家急需招聘50个保洁员和20个私厨。陈娅将此消息反映到重庆市人社局,该局迅速反应,马上指定专人指导她们参加“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和“春风行动”线上招聘服务活动。“以往要花一周时间还要跑人才市场,这次在网上不到3天就搞定了,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陈娅感激地说。
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大田小家组织召开新产品的调研和设计会议,着力开发“消毒服务包”,针对家庭中的鞋柜、宠物圈、冰箱、碗柜和玩具等提供专业的、高标准的消毒服务。
“希望疫情后,我们跑在时代的前面。”陈娅留给记者一个忙碌的背影。
文章转载自“家庭服务”